湖南科形监测技术有限公司
  • 首页
  • 科形云
  • 解决方案
    交通建设系列
  • 边坡工程智能在线监测预警系统
  • 建筑基坑安全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 隧道工程安全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 基于5G的储油罐区安全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 国土资源系列
  • 地质灾害智能在线监测预警系统
  • 矿山地质环境智能在线动态监测系统
  • 尾矿库安全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 资讯动态
  • 关于科形
  • | 在线监测系统
湖南科形监测技术有限公司
  • 首页
  • 科形云
  • 解决方案
    交通建设系列
  • 边坡工程智能在线监测预警系统
  • 建筑基坑安全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 隧道工程安全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 基于5G的储油罐区安全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 国土资源系列
  • 地质灾害智能在线监测预警系统
  • 矿山地质环境智能在线动态监测系统
  • 尾矿库安全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 资讯动态
  • 关于科形
  • | 在线监测系统
边坡工程智能在线监测预警系统
SLOPE ENGINEERING

科形监测边坡工程智能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可对边坡岩土体表面、内部变形、岩土体应力、地下水位变化等进行连续实时监测, 对边坡变形处于何种阶段(如:稳定、掉块、局部失稳、整体失稳等)做出判断,对不同类型的边坡和不同重要性等级的边坡做出相应的预警预报。 监测数据采集精度高、传输快、存储量大,自动生成监测报表。 系统对特殊地段有特殊安全等级要求的边坡,预留了人工监测数据接口,实现人工+智能的综合监测。 针对情况严重、处理棘手的事件,系统提供有专家在线咨询服务,可提供参考方案及应急处理措施。

系统功能
SYSTEM FUNCTION

实时监测

24小时全天候对边坡变形受力、坡体倾斜、环境变化等因素进行远程自动在线监测,及时获取准确的监测数据,不因恶劣气候等影响,避免人工读数和记录引起的人为误差。

分级预警

多级阈值预警,根据数据变化超过阈值范围会自动预警,并可以通过短信、邮件、语音、声光、等各种通讯方式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应急管理

支持边坡的应急预案管理,当潜在边坡发生变形灾害事故时,可提前通知业主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从而加快事故处理效率。

数据分析

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系统建立边坡变形模型;对系统各项监测内容进行趋势分析、过程分析、对比分析、智能筛选等方式,从而实现项目智能分析、趋势研究、归纳演绎,为今后同类边坡施工提供依据。

主要监测内容

MAIN MONITORING CONTENTS

地面位移监测、相对位移监测、土体内部位移监测、地表沉降监测、裂缝监测、土体压力监测、锚杆(索)轴力、雨量监测、建(构)筑物倾斜监测。

执行标准及依据

IMPLEMENTATION STANDARD AND BASIS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 B50330-2013)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建筑基坑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9)

建筑基坑安全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SLOPE ENGINEERING

科形监测建筑基坑智能在线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对基坑的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自动传输,保证了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各责任主体均可通过该系统及时查询辖区内在建工程基坑的现场监测数据,掌握工程施工情况,实现动态监管,从而有利于相关责任人员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保证基坑工程施工安全,并为优化设计和指导施工提供依据。

系统功能

SYSTEM FUNCTION

实时监测

24小时全天候对支护结构及其周边环境进行自动在线监测,及时获取准确的监测数据,实时掌握建筑基坑变化状况。

分级预警

多级阈值预警,根据数据变化超过阈值范围会自动预警,并可以通过短信、邮件、语音、声光、等各种通讯方式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应急管理

支持基坑的应急预案管理,当基坑变形超出阈值时,潜在可能发生的工程灾害,可提前通知业主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从而加快事故处理效率。

数据分析

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系统建立基坑变形模型;对系统各项监测内容进行趋势分析、过程分析、对比分析、智能筛选等方式,从而实现项目智能分析、趋势研究、归纳演绎,为今后同类基坑施工提供依据。

历史资料存储

监测数据存储,为以后同类工程设计、施工提供类比依据。

主要监测内容

MAIN MONITORING CONTENTS

地面位移监测、相对位移监测、土体内部位移监测、地表沉降监测、裂缝监测、土体压力监测、锚杆(索)轴力、雨量监测、建(构)筑物倾斜监测。

执行标准及依据

IMPLEMENTATION STANDARD AND BASIS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 B50330-2013)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建筑基坑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9)

隧道工程安全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TUNNEL ENGINEERING

科形监测隧道工程智能在线监测预警系统,针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监测重难点问题,提供专业可靠的监测方案,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系统对隧道工程的变形、应力、应变、环境等进行连续实时监测,实时采集、传输和储存数据,掌握隧道结构的变化情况;同时设置符合隧道特殊环境的预警值(一般分三级),对不同类型不同重要性等级的隧道做出合适的预警预报。该系统也具有数据库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验证隧道设计及施工工艺,从而预防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发生。

系统功能

SYSTEM FUNCTION

实时监测

24小时全天候对隧道围岩变化情况及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及时获取准确的监测数据,不因恶劣气候等影响,避免人工读数和记录引起的人为误差。

分级预警

多级阈值预警,根据数据变化超过阈值范围会自动预警,并可以通过短信、邮件、语音、声光、等各种通讯方式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应急管理

支持隧道的应急预案管理,当隧道可能发生变形灾害事故时,可提前通知业主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从而加快事故处理效率。

数据分析

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系统建立隧道变形模型;对系统各项监测项目进行趋势分析、过程分析、对比分析、智能筛选等方式,从而实现对围岩稳定程度和支护结构可靠信息的智能分析、趋势研究、归纳演绎,为今后同类隧道施工提供依据。

主要监测内容

MAIN MONITORING CONTENTS

洞内外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钢架内力及外力、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围岩体内位移(洞外设点)、围岩压力、两层支护间压力、锚杆轴力、支护衬砌内应力、围岩弹性波速度、爆破震动、渗水压力、水流量等其他项目。

隧道监测执行标准及依据

IMPLEMENTATION STANDARD AND BASIS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 9218-2015)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9)

主要仪器设备

建筑物安全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CONSTRUCTION OF FOUNDATION PIT

科形监测建筑基坑智能在线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对基坑的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自动传输,保证了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各责任主体均可通过该系统及时查询辖区内在建工程基坑的现场监测数据,掌握工程施工情况,实现动态监管,从而有利于相关责任人员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保证基坑工程施工安全,并为优化设计和指导施工提供依据。

系统功能

SYSTEM FUNCTION

实时监测

24小时全天候对支护结构及其周边环境进行自动在线监测,及时获取准确的监测数据,实时掌握建筑基坑变化状况。

分级预警

多级阈值预警,根据数据变化超过阈值范围会自动预警,并可以通过短信、邮件、语音、声光、等各种通讯方式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应急管理

支持基坑的应急预案管理,当基坑变形超出阈值时,潜在可能发生的工程灾害,可提前通知业主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从而加快事故处理效率。

数据分析

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系统建立基坑变形模型;对系统各项监测内容进行趋势分析、过程分析、对比分析、智能筛选等方式,从而实现项目智能分析、趋势研究、归纳演绎,为今后同类基坑施工提供依据。

历史资料存储

监测数据存储,为以后同类工程设计、施工提供类比依据。

基坑监测执行标准及依据

IMPLEMENTATION STANDARD AND BASIS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版) ;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地质灾害智能在线监测预警系统

GEOLOGICAL DISASTER

科形监测将智能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运用于地质灾害监测中,构建了一套实时监测、远程操控、自动传输、智能预警的地质灾害智能在线监测预警系统。 与传统人工监测比较,智能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具有自动监测、远程管理、安全稳定、高效低耗、部署简单、维护方便等特点,实现区域内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统一监控管理,使政府管理者能够全面、及时、直观的掌握辖区内地质灾害发展变化趋势。 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塌陷和地裂缝等各种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中。

人工监测与智能在线监测对比:

与传统人工监测比较,智能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具有实时监测、自动传输、安全稳定、远程监控、高效低耗、简单直观、部署方便等特点,实现区域内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统一监控管理,使政府管理者能够全面、及时、直观的掌握辖区内地质灾害发展变化趋势。

系统功能

SYSTEM FUNCTION

实时监测

24小时全天候对监测对象及其周边环境进行自动在线监测,及时获取准确的监测数据,实时掌握地质灾害变化状况。

分级预警

多级阈值预警,根据数据变化超过阈值范围会自动预警,并可以通过短信、邮件、语音、声光、等各种通讯方式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应急管理

支持应急预案管理,当监测对象变化超出阈值时,潜在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时,系统会自动提前通知有关单位,从而提前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工作。

数据分析

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系统建立灾害体变化模型;对系统各项监测内容进行趋势分析、过程分析、对比分析、智能筛选等方式,从而实现灾害体智能分析、趋势研究、归纳演绎,为应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历史资料存储

监测数据存储,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提供基础数据资料。

主要监测内容

MAIN MONITORING CONTENTS

降水量、深部位移、地表位移、地下水位、地声、裂缝、土壤含水率、地应力。

地质灾害监测执行标准

IMPLEMENTATION STANDARD AND BASIS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

监测内容与监测工具

地质灾害监测传感器

矿山地质环境智能在线动态监测系统

MINE GEOLOGY

科形监测将传统人工监测手段与高新技术方法相结合推出矿山地质环境智能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将监测频率要求低、监测难道小的土壤环境、地形地貌景观监测设计为人工监测,将监测频率高、监测难道大、危险系数高的采空塌陷、不稳定边坡、废石堆场、地下水监测设计为自动在线监测。两者整合为一套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系统。使矿山企业能够全面、及时、直观的掌握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可足不出户指导、监督矿权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实现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动态监控,推动矿山地质环境信息化管理与智慧矿山的建设。

系统功能

SYSTEM FUNCTION

实时采集

根据需要灵活定制触发采集、定时间采集、特殊事件采集和实时采集等多种采集方式,可24小时实时在线监测,监测数据自动生成,不再受天气环境影响

远程监测

能够实现远程自动监测,无需人员现场观测、监控,减少人员野外作业次数;矿山企业通过智能在线监测平台实现地质环境信息化监控管理

无线传输

运用LoRa、NB-IoT、ZigBee、2.5G、3G、LTE等物联网无线通讯技术,北斗导航系统,系统传输方式灵活高效,在一些电磁环境复杂的地方甚至可以使用光纤传输,以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智能管理

系统依托智能的软件系统,建立分析预警模型,实现与短消息平台结合,当发生异常时,及时自动发布短消息到管理人员,尽快启动相应的预案。通过实施监测得到丰富的数据样本,通过系统的自动分析功能,结合环境因素(温湿度、雨量等因素)的影响,综合得出矿山地质环境实际变化发展趋势,全面了解矿山地质环境状况。

适时提醒

人工监测项目过期未提供数据,系统自动显示提醒,督促人工监测人员及时监测,采集数据。当矿山地质环境出现特别异常信息时,系统自动进行预报警,并通过声光报警、短信方式将信息及时转达给矿山企业和政府管理监督部门。

自动控制

每月提供详实数据报告给管理者,并对矿山地质环境当前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实现测试数据信息化管理,相关人员可以通过不同权限登入以太网或者利用手机取得现场监测数据及安全评估信息。方便主管部门建立健全监测信息网络,足不出户实现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动态监测,指导、监督采矿权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主要监测内容

MAIN MONITORING CONTENTS

尾矿库安全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THE TAILING

科形监测尾矿库安全智能在线监测预警系统运用现代传感器、物联网无线通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尾矿库体表面、内部变形、库体应力、渗流量、干滩、库水位变化等进行全覆盖,全天候的在线监测,实现监测数据实时采集和云端存储,为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简单、直观的信息。同时该系统能自动分析库体未来的变化趋势,从而对库体稳定性做出判断,一旦出现异常紧急情况,系统立刻响应不同等级的报警,提升尾矿库安全保障水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系统功能

SYSTEM FUNCTION

实时数据采集

对尾矿库浸润线、库水位变化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传输,全面掌握尾矿库的整体运行的安全状态。

自动采集信息

系统自动采集尾矿库的各项监测信息数据,自动传输、计算、分析各项监测信息数据的历史变化过程,并自动生成报表,实时反映尾矿库整体运行的安全状态,为安全生产管理者提供直观明了的信息资料。

信息快速查询

通过平台数据的类型、时间以及报警信息等各种不同搜索引擎及工具,可以快速搜索、查询所有数据信息。

远程在线监控

有关安全管理人员能通过尾矿库安全监测系统平台的登录,实现远程访问、远程管理、远程控制和远程维护。

及时智能预警

尾矿库出现异常情况时,如库水位超水位、干滩长度小于汛限长度、坝体位移或位移速率超过警界值、坝体浸润线异常超高、坝后渗流量异常超高等,系统会及时以短信、报表、声光报警等形式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多级管理平台

通过授权,不同管理用户可方便实现尾矿库安全监测信息共享,所有管理用户可通过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查询尾矿库监测数据。

主要监测内容

MAIN MONITORING CONTENTS

尾矿库的安全监测时,必须根据尾矿库的等级不同设置必要的监测项目以及相应的设施,不同等级的尾矿库监测内容有所不同。 一等、二等、三等尾矿库应安装在线监测系统,主要监测内容包括位移、渗流、干滩、库水位、降水量,必要时还应监测孔隙水压力、渗透水量、混浊度;四、五等尾矿库监测可减少位移、降水量等监测项。

尾矿库监测依据

IMPLEMENTATION STANDARD AND BASIS

《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AQ2030-2010)

尾矿库监测主要监测工具

矿井安全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THE TAILING

科形监测尾矿库安全智能在线监测预警系统运用现代传感器、物联网无线通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尾矿库体表面、内部变形、库体应力、渗流量、干滩、库水位变化等进行全覆盖,全天候的在线监测,实现监测数据实时采集和云端存储,为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简单、直观的信息。同时该系统能自动分析库体未来的变化趋势,从而对库体稳定性做出判断,一旦出现异常紧急情况,系统立刻响应不同等级的报警,提升尾矿库安全保障水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系统功能

SYSTEM FUNCTION

实时数据采集

对尾矿库浸润线、库水位变化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传输,全面掌握尾矿库的整体运行的安全状态。

自动采集信息

系统自动采集尾矿库的各项监测信息数据,自动传输、计算、分析各项监测信息数据的历史变化过程,并自动生成报表,实时反映尾矿库整体运行的安全状态,为安全生产管理者提供直观明了的信息资料。

信息快速查询

通过平台数据的类型、时间以及报警信息等各种不同搜索引擎及工具,可以快速搜索、查询所有数据信息。

远程在线监控

有关安全管理人员能通过尾矿库安全监测系统平台的登录,实现远程访问、远程管理、远程控制和远程维护。

及时智能预警

尾矿库出现异常情况时,如库水位超水位、干滩长度小于汛限长度、坝体位移或位移速率超过警界值、坝体浸润线异常超高、坝后渗流量异常超高等,系统会及时以短信、报表、声光报警等形式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多级管理平台

通过授权,不同管理用户可方便实现尾矿库安全监测信息共享,所有管理用户可通过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查询尾矿库监测数据。

主要监测内容

MAIN MONITORING CONTENTS

尾矿库的安全监测时,必须根据尾矿库的等级不同设置必要的监测项目以及相应的设施,不同等级的尾矿库监测内容有所不同。 一等、二等、三等尾矿库应安装在线监测系统,主要监测内容包括位移、渗流、干滩、库水位、降水量,必要时还应监测孔隙水压力、渗透水量、混浊度;四、五等尾矿库监测可减少位移、降水量等监测项。

尾矿库监测依据

IMPLEMENTATION STANDARD AND BASIS

《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AQ2030-2010)

尾矿库监测主要监测工具

快捷导航
首页
科形云
产品服务
解决方案
资讯动态
关于科形
解决方案
边坡工程智能在线监测
建筑基坑智能在线监测
隧道工程智能在线监测
地质灾害智能在线监测预警系统
矿山尾矿库智能在线监测
矿山地质环境智能在线监测
基于5G的储油罐区安全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联系我们
公司网址:http://www.kexsci.com
咨询电话:0731-82298206       400-1890-228
业务电话:139-7313-9249(伍先生)  182-2996-6742(张先生)
公司邮箱:kexsci@163.com
办公地址:长沙天心区劳动西路256号江山资源大厦祥和楼21楼(贺龙体育馆对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17-2020 Kexsci.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免责申明 | 隐私保护